ID: 20229967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642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全国,教版,化学,九年级,学年
  • cover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盐 B.E转变为B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2.不能用 BaCl2 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HCl、H2SO4 B.Na2CO3、Na2SO4 C.NaCl、Na2SO4 D.Na2CO3、NaNO3 3.下列离子组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Cu2+、、C1- B.K+、、、C1- C.、、Na+、C1- D.Ba2+、OH-、Na+、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酸雨形成的原因: 化合反应 B.硝酸钾固体溶于盐酸: 复分解反应 C.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氧化反应 D.工业炼铝: 分解反应 5.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6.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备注:Ac-为一种特殊的阴离子】 A. B. C. D.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盐,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牛奶变酸,浓硫酸使纸张“炭化” C.干冰做制冷剂,一氧化碳中毒 D.钢铁生锈,酒精挥发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MgO具有高熔点,可用于制耐火材料 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金属铜具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9.下列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甲实验中布料和木棍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B.乙实验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 C.丙实验中硝酸铵固体加入后,U形管内左侧液面上升 D.丁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变色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酸中一定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是酸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KOH、NaCl B.K2SO4、BaCl2、HCl C.CuSO4、HCl、KCl D.Na2CO3、KCl、Na2SO4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二、填空与简答 13.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 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K2CO3)属于 肥. (3)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是(填写化学式) .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