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0648

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4227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考试,解析,原卷版,试题,生物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县联合质检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 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仅要分析其组成成分,还要理清各组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组成 B. 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食物链和食物网都以生产者为起点,分解者为终点 D. 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 B、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指的是通过不是关系建立起来的,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营养级为终点,C错误; D、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2. 如图为甲、乙两个天然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物种丰富度比乙少 B. 图乙能表示能量金字塔 C. 分解者不包含在生态金字塔中 D. 甲中只有1条含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图为数量金字塔,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数量,乙图中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但是生产者能量大于消费者。 【详解】A、丰富度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图示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因此甲、乙的物种丰富度无法比较,A错误; B、能量金字塔呈现正金字塔形,即图甲所示,B错误; C、生态金字塔表示不同营养级的能量、生物量或数量的关系,因此每一层代表一个营养级,不包含分解者,C正确; D、甲图能够说明有3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可能包括多个物种,甲图不一定只有一条食物链,D错误。 故选C。 3.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 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D. 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农业的一条基本原理。 【详解】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异养生物,属于真菌,是分解者,可以实现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 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正确; 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 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确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 故选C。 4.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常见害虫根据取食部位不同可分为食根类、食叶类等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去除害虫可调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