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5597

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教学质量检测(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8601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教学,试卷,语文,三模,质量检测
  • cover
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五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嗅觉是人体最早形成的感官之一,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官反应。鼻子像一个高度灵敏的检测器,通过数以百万计的嗅觉神经,感知和区分各种具有不同结构特性的气味分子,以便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判断。 模仿人类嗅觉感知的人工智能(AI)嗅觉识别技术是融合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先进算法,能够通过检测和分析气味分子来鉴别各种物质。AI嗅觉技术的应用领域从环境监测到医疗诊断,从食品安全到犯罪侦查,其潜力无可限量。 那么,在气味感知这个“竞技场”中,AI与人类鼻子,谁的气味感知更胜一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类和AI感知气味的原理。 人类大脑感知气味的过程就像一场“邂逅”。首先,气味分子悄然而至,进入鼻腔。在鼻腔的上方有一个特殊的区域,称为嗅觉上皮。这里有大量的嗅觉受体细胞,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气味分子。这些气味分子在鼻腔中四处游走,寻找它们的搭档,也就是我们的嗅觉感受器。人类有大约400个功能性嗅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一旦接触到气味分子,就会立刻引起电信号改变,跳起“电击舞”向大脑传递信号。这个信号通过嗅觉神经直达大脑的一个特定区域———嗅球。 在嗅球中,这些信号被进一步处理并分析。然后,信息会传送到与记忆和情感相关的大脑区域,如海马体和杏仁核。大脑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我们可以识别和理解的气味感觉,让我们感受到气味的味道、质地等特征。最终,经嗅觉神经信号的处理形成了描述各种气味的语义表征,例如咖啡味、玫瑰味、榴莲味等等。 那么AI是如何嗅到各种气味的呢? AI“闻到”气味就像是一场根据分子结构进行的“猜谜游戏”。气味来源于特定结构分子,这些分子就像一个个的“信使”,携带着气味的信号。因此,要预测某种物质所带来的气味,关键在于辨析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在这一过程中,AI依赖于一个庞大且被精细整理过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被视为一本高级的“气味一分子翻译词典”,其中详尽地列出了已知分子结构与其相应气味之间的联系。每一种分子与气味的关联都被细致地记录与归档。 当面临一个新分子的气味预测任务时,AI会快速检索这个专业“词典”,寻找与新分子结构相近的已知分子,并从中推测可能的气味属性。这个过程不仅快速,还极为精确。除了基本的结构匹配,AI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化学性质,如分子的电负性和立体构型等,以更全面地预测新分子的气味特性。这一整体过程就像是AI在汇集和分析各种线索,以推断出新分子可能产生的气味。 2023年8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款A1气味分析的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分子结构输入到模型中后,GNN会优化不同化学结构在特定气味中的权重,最后通过预测层对分子的气味进行判断,输出对应的气味描述词。研究人员对GNN模型和人类组进行了气味测试。结果显示,AI在53%的化学分子以及55%的气味描述准确度方面表现优于人类气味专家的特性。 那么,人类与AI到底谁是气味专家?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他们是“气味专家”。与依赖大量数据和算法的AI不同,这些专家主要依赖他们的嗅觉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来解析和描述气味。他们有能力识别出各种复杂气味的细微差别,并能用精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