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6135

浙教版科学 八下 3.7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课时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754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循环,答案,训练,课时,教版,自然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一、选择题 1.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措施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双面使用纸张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C.推广使用矿物燃料 D.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2.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质的燃烧 C.微生物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不包括 (  )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 B.人在呼吸作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 D.石油、煤等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4.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人类 B.细菌、真菌 C.哺乳动物 D.绿色植物 5.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人口过快增长 B.植被遭受破坏 C.全球气温升高 D.野生生物灭绝 6.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①③ 7.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下列过程与碳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动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汽车燃烧汽油产生二氧化碳 C.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8.“碳中和”是指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达到相对“零排放”。如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B.为达到“碳中和”必须促进④ C.③表示植物中的有机物完全流向动物 D.完成“碳中和”的关键是促进①,并减少燃烧 9.如图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草的光合作用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草的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为牛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 C.牛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碳元素到空气中 D.牛与草只参与了自然界的碳循环,未参与氧循环 10.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 (1)向生物圈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动植物的   作用、微生物对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只能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并释放氧气到大气中。 12.如图所示是氧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氧的流动方向,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使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生物生理活动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该过程所产生的氧气高于植物自身   所消耗的氧气。 (2)A过程主要有   。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各种燃烧现象 ③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