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6991

3.3大气热力环流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964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大气,热力,环流,学案,答案
  • cover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课程标准】 1.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热力差异和大气运动差异,认知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类型。 综合思维: 能联系实际观察海陆风等现象,并会用相关知识解释。 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海陆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激发探究热情。 【链接初中】 气压(大气压强):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等压线:同一水平上各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线。 等压面:是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连成的面。 影响气压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大)、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自主学习】 1.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 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大气运动有 和 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 或 之分。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 。 3.形成过程 (1) 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 。 (2) B、F地受热较少,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 (3) 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 流向 。 【思考】 1、将A、B、C、D气压大小进行排序 2、A、B两地天气状况如何? 3、 造成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原因一样吗?气流是否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合作探究】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海陆风: 2023年暑假,我们班的王同学和妈妈到威海去旅游,发现当地的风向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了下图。但是该同学比较困扰其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帮助王同学将图补充完成,分别画出白天、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并说明理由。 2、影视片常有女主角面向大海,海风吹拂头发或者裙子向后飘逸的镜头。王同学也想给妈妈拍这种向后飘逸的照片,理论上应选择在什么时段,怎么站才能拍的最美? 3、王同学发现威海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那么请同学们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链接高考】 (2021年全国卷乙卷)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 气温高 B. 蒸发(腾)强 C. 降水量大 D. 绿地面积大 【课后作业】 读热力环流图,回答1~2题。 1.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B.④处昼夜温差小 C.②处为气温最低 D.③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5.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