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0755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956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
    荣昌中学高2025届高二下期半期教学检测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 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蜂蝶围着各色的野花翩翩起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野花通过物理、行为、化学信息吸引蜂蝶 B. 蜜蜂、蝴蝶和野花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 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被草食性动物同化后的能量 D. 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粪便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不能循环利用,但可以提高利用率,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为第二营养级,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还是属于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并没有获得这部分能量,食草动物获得的能量为同化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详解】A、蜂蝶围着各色的野花翩翩起舞,说明野花通过物理信息吸引蜂蝶,A错误; B、蜜蜂、蝴蝶和野花属于不同的物种,三者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 C、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故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未被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粪便量),C错误; D、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D错误。 故选B。 2.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结果如图所示(生物积累量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用t hm-2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 为确定鲢、鳙的合理投放量,应调查投放区鲢、鳙所在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 C. 投放鲢、鳙一年后,它们与银鱼的种间竞争关系,导致银鱼种群数量下降 D. 该过程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方向,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因为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因为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A、引起“水华”的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为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物群落是指某一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因此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 B、鲢鱼和鳙鱼均已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因此为确定鲢、鳙的合理投放量,应调查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生物积累量,B错误; C、投放鲢、鳙一年后,银鱼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它们与银鱼是种间竞争关系,且在竞争中占优势,C正确; D、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该过程中通过调整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3.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塞罕坝分布着大面积针叶纯林。现计划引入多种阔叶树种,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