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0788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50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下,三下,学期
  • cover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GAN、CAN等算法模型的快速进展,AI绘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我看来,这是数字技术催生的又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在人类艺术史上,理论家们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集中在三个不同的尺度上:首先是功能尺度,认为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的一个根本尺度;其次是语境尺度,认为艺术的认定需要特定的艺术机构或艺术语境;第三是历史尺度,认为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此外,当代著名艺术哲学家布洛克认为,艺术乃是铭刻着强烈人类精神印记的审美客体。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对于某一客体艺术身份认定的重要性。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采纳。 从上述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以对AI绘画的身份属性加以考察和分析。 然而有一些人觉得,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其实,AI绘画的生成绝非GAN或CAN等算法模型能够独立或自主实现的,目前任何AI绘画创作都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共同合作完成的。一则AI绘画创作能力的构建(主要包括绘画算法设计、绘画算力培育等)无不彰显着人类的主体意志,AI的算力无论如何强大,都离不开人类的赋能。再则每一幅AI绘画作品的生成都必然基于艺术家或特定用户的命令,而这命令中必然隐含着艺术家或用户对作品的特殊要求,比如特定的主题、特定的风格、特定的形象等,离开了人类这些彰显着强烈主体意识的指令,AI绝不可能主动或自主启动任何创作。 在对AI绘画的质疑声中,还有很多人以AI绘画创作的模仿机理为理由,认为这种模仿无论如何高超都不具备艺术的原创性。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艺术家通过模仿可以揭示真理。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也同样证明,像达·芬奇、毕加索、凡·高、齐白石、徐悲鸿等这些公认的艺术大师,都经历过各种艰苦的学习和模仿,才创作出堪称典范的艺术作品。因此,模仿本身并没有错,它是艺术创新必不可少的阶梯。更何况目前AI科学家和艺术家所研发的诸如GAN、CAN等算法模型本身就被嵌入了各种创新学习机制,目的就在于确保AI算法能够生成别具一格的作品,这恰恰是AI艺术较之其他艺术在创造上的一大天然优势。 当然,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AI绘画归属于一种崭新的数字艺术形式的时候,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AI绘画从美学价值和艺术质量上看,的确还没有达到人类艺术经典的水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科学家和艺术家协作攻关,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AI算法学会像人类艺术家那样体验生活,并掌握和精通艺术真实这一美学铁律。诚如是,包括AI绘画在内的AI艺术将在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摘编自马立新《AI绘画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材料二: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与科学家一样,都需要面对时代提出的特定问题。只不过科学家应用的是理论知识,而艺术家是应用图式来回应时代问题。艺术史上的伟大艺术家,是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最先回应特定时代艺术问题的人。 艺术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人文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被卷入了艺术乃至社会历史发展的风云际会之中,成了打开特定历史情境与时代精神的关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