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4685

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9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四,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 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意识地关注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思维发展与提升:比较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语言文字 运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方法和注意点, 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辨识媒介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相继兴起,将人类带入了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人们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来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理性决策。人的思维方式和 语言运用也会受到多种传播媒介的影响。学习本单元,重在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判断。还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 教材回顾 1.阅读《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概括其主要内容。 文章回顾了人类信息传播从口语传播、文字书面语传播到电波有声媒体传播再到网络和多媒体传播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了各发展阶段信息内容、形式和传播媒介的特点,重点讨论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规范中国的网络语言使用,争取网络技术、网络媒体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的对策。 2.阅读《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概括其主要内容。 文章回顾了人类社会媒介技术和媒介形态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各历史阶段媒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文章前瞻性地预见了“所有的传媒技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可能”,指出“传播媒介”正在成为一个包容性术语并预言这样的变化将对社会结构带来巨大影响。 3.阅读《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迎接网上“新集体生活”》,概括其主要内容。文章明确提出媒介素质的概念,主张社会大众都要白觉地“涵养媒介素质”。文章虽短,却密集地提出了与现代网络社会“新集体生活”有关的一系列新现象、新名词、新理念和新问题 三、学习活动 认识多媒介活动一 1.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媒介有哪些类型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交谈、杂志 2.查找相关资料,归纳常见媒介的传播特点 (1)电视 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有极强的感染力。 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 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 4)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⑤费用昂贵,制作成本较高。 (2)广播 ①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 ②信息受众广,覆盖面大。 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 ④制作简便,成本低。 ⑤接收方便。 (3)报刊 ①发行面广,覆盖面宽。 ②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 ③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④)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接受信息。 ⑤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 (4)网络 ①多种传播符号组合,表现形式丰富, ②〉读繭莅纳息丰富,资源共享。 ③网上信息可随时更新,时效性强。 ④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建立传受平等的新型传播模式。 ⑤信息选取由“推”到“拉”,便于搜索查询。 ⑥网上信息以超链接的形式发布,信息之间关联性高。 ⑦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3.查找相关资料,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1)下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