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5520

18.2 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20张PPT) 鲁科版(五四制) 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7413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2,熔化,凝固,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九年级 初中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1.能区分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会用图像表示物理规律。 学习目标 物态变化 知识点一 固态 液态 气态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熔化 冰 水 凝固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熔化 凝固 知识点二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1)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2.假设和猜想: (2)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3.实验器材 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温度计 试管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搅拌器、秒表、海波、蜡、水等。 水浴法(受热均匀) 石棉网的作用(受热均匀) 搅拌器的作用(受热均匀) 安装装置时,应先下后上,从左往右。 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 秒表的作用(测量时间)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1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接各点 海波熔化过程记录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60 61 62 63 65 67 69 70 71 74 76 蜡熔化过程记录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A B C D 分析:AB, BC ,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BC段物质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变化?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海波熔化图像 蜡熔化图像 结合实验数据可以看出:①AB段———海波的状态是固态,这段时间海波吸热,温度不断升高;②BC段———海波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这段时间海波吸热熔化,但温度保持为48℃ ;③CD段———海波完全变为液态,这段时间海波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根据石蜡熔化图像可知石蜡的情况与海波不同: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石蜡由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逐渐熔化为液态,整个熔化过程石蜡不断吸热,温度也逐渐升高。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A B C D 固夜共存 (吸热温度不变) 固 态 (吸热温度上升) 液 态 (吸热温度上升)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熔点和凝固点 知识点三 晶体 固体的分类 非晶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食盐、奈、石英、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 常见的非晶体: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有固定熔点 没有固定熔点 温度/℃ 凝固点 H G 固液共存 液态 晶体的凝固图像 O E F 固态 温度/℃ O 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硬 软 稀 液态 时间/min 时间/min 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非晶体凝固的条件:放热 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72 固态氦 48 海波 1083 铜 -259 固态氢 232 锡 1177 灰铸铁 -210 固态氮 328 铅 1515 钢 -117 固态酒精 660 铝 1535 铁 -39 固态水银 962 银 3410 钨 0 冰 1064 金 3550 金刚石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几种晶体的熔点 /℃(标准大气压下)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知识点四 1.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继续吸热或放热,才能保证熔化或凝固过程的完成。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是用来升高或降低温度的,而是用来完成熔化或凝固。 2.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也要相应地吸热或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