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6153

浙江省舟山市2024年县域初中毕业生第一次科学质量监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4640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舟山市,2024年,县域,初中,毕业生
  • cover
浙江省舟山市2024年县域初中毕业生第一次科学质量监测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I、试题卷II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0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I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II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II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N-14 4.本卷取,水的密度取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2.如图是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的机器人“李白”在吟诵《长恨歌》,一旁的“杜甫”感叹“好诗!太白兄!”的场景,则“李白”“杜甫”两机器人(  ) A.属于非生物 B.具有应激性 C.能生长与繁殖 D.能遗传与变异 3.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的装置,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的量是(  ) A.斜面的粗糙程度 B.小车开始释放时的初速度 C.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D.小车释放时在斜面上的位置 4.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紧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 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C.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6.小江同学设计了如下表的实验方案,目的是探究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并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 甲 乙 丙 实验材料 2毫升蛋花液 2毫升蛋花液 2毫升蛋花液 实验药品 2毫升胃液 2毫升蒸馏水 ① 水浴温度 37℃水浴加热30分钟 实验结果 试管中物质 消失试管中物质不消失 试管中物质不消失 A.实验材料选择蛋花液而不是淀粉糊是因为酶具有专一性 B.甲乙对照可知胃液对蛋白质起分解作用 C.表格中①处应加2毫升稀盐酸,与甲组形成对照 D.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7.每一个科学实验现象都有它的原理。下列四个实验中,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一致的是(  ) A.乒乓球互相靠拢 B.纸片靠拢 C.牛奶盒变瘪 D.向下吹气,乒乓球不掉下 8.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 B.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过滤 C.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高温反应炉中的物质是 9.我国外科专家首创“跟腱一脊髓中枢一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如图所示。患者通过敲击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完成该人工反射不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B.人体在②中产生尿意的感觉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①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属于条件反射 10.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