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8089

2024年中考科学题型专项复习(浙江专练)--填空题01(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722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中考,科学,题型,专项,复习
    2024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填空题(一) 建议时间:20min 1.正确认识人体能帮助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一些器官,a~g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消化道中的 (填器官名称)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图中器官②属于 系统中的器官。 (3)冬季饮水较少时,尿液排出量也基本正常,是因为 (可多选); A.人体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水分 B.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水分 C.冬季汗液量减少 D.人体呼吸过程也会排出水分 (4)在a~g的生理过程中的哪一项参与血糖调节: (填字母)。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解答】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因此图中的②肾脏属于泌尿系统。 (3)冬季饮水较少时,尿液排出量也基本正常,主要是因为冬季汗液量减少,另外人体出来饮水还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水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也能产生少量水分。 故选:ABC。 (4)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d表示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故答案为:(1)小肠 (2)泌尿 (3)ABC (4)d (5)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2.古代发明的点火器如图甲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易燃艾绒。猛推推杆,筒内气体温度升高,艾绒温度达到着火点随即燃烧。 (1)筒内气体温度升高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2)推杆过程与下图乙中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 (选填字母)冲程相同。 【解答】解:(1)封闭的气体被推杆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A、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没有发生能量转化,故A错误; B、化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废气被排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没有发生能量转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1)做功;(2)B。 3.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明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 (选填:“分离转移”、“反应转化”)。 (2)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的一般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钙,小明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加入适量碳酸钠,请判断小明选择的试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不另外增加其他试剂,小明要判断氯化钙已经完全除去,请写出简要的操作:将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或过滤),取上层清液少许放入试管, 。 【解答】解:(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分离转移。 (2)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小明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加入适量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3)不另外增加其他试剂,小明要判断氯化钙已经完全除去,将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或过滤),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