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4492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年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77376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年,5月,高三
  • cover
诸暨市2024年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语言学家陆志韦曾在《汉语的并立四字格》一文中说:“汉语有这么一种特性:我们听一 段话或是念一段白话文,老是会觉着句子里的字(音节)会两个两个、四个四个地结合起来。” 最典型的四字格,就是四字成语。还有一些四字格不是成语,如“高高低低”“有吃有喝”等。 四字格与汉语美感密切相关。 汉语的音步一般由两个音节组成。为了追求音节平稳,汉语总是尽量追求二音步前后连接。 比如,汉代晁错《论贵粟疏》中,“不可得也”,全句四字,恰好组成两个二音步。有些词语, 最初并不是二音步前后连接,比如“大腹便便”在《后汉书·文苑列传》中是“腹便便”,“笑 里藏刀”在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是“笑里刀”,最后流传的却是“大腹便便”和“笑里 藏刀”,主要就是因为它们音节平稳。 除了二音步前后连接,汉语的对仗和押韵也能带来美感,这在诗词和骈文之中尤其明显。 其他类型的文章不像诗词和骈文那样,大量使用对仗和押韵,但是通过四字格,依然尽力保留 了对仗和押韵。 比如《红楼梦》中的这段文字: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 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文中的 “长廊曲洞”.“方厦圆亭”这两个四字格,“廊”和“洞”分别是平音和仄音,“长廊”和“曲 洞”构成对仗,“厦”和“亭”分别是仄音和平音,“方厦”和“圆亭”也构成对仗。不同四 字格之间也存在对仗。如“长廊曲洞”中第二和第四字分别是平音和仄音,“方厦圆亭”中第 二和第四字则分别是仄音和平音,所以“长廊曲洞”与“方厦园亭”也构成对仗。 至于押韵,可看《红楼梦》这些句子中的四字格,“黛玉本是个绝顶聪明人”“都像宝丫 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微风一过,粼粼然池 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别弊的事”。其中,“绝顶 聪明”的“顶”和“明”,“百里挑一”的“里”和“一”,“街头巷口”的“头”和“口”, “神清气净”的“清”和“净”,“兴利剔弊”的“利”和“弊”,都存在押韵。先贤在文章 中大量使用这些四字格,以此将骈句与散句互相穿插,促使二者水乳交融。这样既能精准表达 文义,又能利用对使和押韵,回环照应,调和音调,从而不断生发美感。 汉语讲究节奏,其重要方式除了二音步前后连接,还有长短句读互相搭配。汉语的句子, 是由一个个句读不断堆叠,行进之中又有停顿,因此读起来断续相间,从容不迫,不需要一口 气说完。四字格是调整句子节奏的重要元素,因其高度凝练,句读短促,可和长句读互相搭配, 从而使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我们阅读之时,声气忽短忽长,脑海之中也会产生美感。 (摘编自郝志景《偶语易安,奇字难适一四字格营造的汉语美感》)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