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 《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2 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 3 了解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新课导入 《本草纲目》书影 《本草纲目》的目次为水、火、土、石、 草、木、谷、菜、虫、鱼、禽、兽、人等部。至于动物药部分的编排,李时珍先描记比较低等的虫、鱼、龟、鳖之类;再描记比较高等的动物,如禽、兽和人等。这与现代动物分类学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相吻合。说明他的分类是科学的、合理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 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像 《本草纲目》中的药物插图 《本草纲目》全书约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 (1)内容 一、科技名著 一、科技名著 (2)意义: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时珍被称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3)传播:《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还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一、科技名著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一、科技名著 请补充:三位医学家或药学家的名字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明代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一、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重农的思想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一、科技名著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主要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地位:《农政全书》是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著作 作者 内容 地位 《本草纲目》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 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 宋应星 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 《农政全书》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 、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 的创新研究成果 天工 开物 李时 珍 药物学 徐光 启 水利 农学 手工业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一、科技名著 一、科技名著 想一想 明朝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客观原因: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为科学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