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7195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16 引语式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3208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2024届,材料,学案,立意,审题
    热点16:引语式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解析版) 一、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3新高考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引语式材料作文 2023新高考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引语式材料作文 2023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引语式材料作文 2023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引语式材料作文 2022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引语式材料作文 命题特点 1.引语式材料作文第一次出现在2022年新课标I卷中,到2023年四套卷全部是该类作文。 2.引语式材料作文由材料+引语+要求构成。 3.降低了审题的难度,指向性比较明确,相对来说,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花费时间少了一些。 设问形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请写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解答方法: 1.阅读并分析材料。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如果材料中有关键词句,就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与突破口。 2.明确材料作文的任务要求。围绕核心话题,展现个性化的想象和思考。 3.从不同角度选择选择题材。 4.从不同角度立意。 注意:运用思辨思维,建构多元关系 (1)二元关系的建立 按照思辨思维,二元关系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一上来想到的关系往往是最浅显、最表层的,如果能立体、深入地思考,则会使审题立意走向深刻。如“苦与乐”,一上来可能思考是并列关系,“人生既有苦,又有乐”;再想想可能为因果关系,“因为苦,所以乐”;接着想可能为条件关系,“只有苦,才能乐”;深入再想可能为转化关系,“苦可以转化为乐,乐也可以转化为苦”。如果多点儿深入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