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1419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课件(共28张PPT)《土木工程识图(房屋建筑类)》同步教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日期:2024-06-2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1515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章,铁道,中国,教学,同步,土木工程识图(房屋建筑类)
  • cover
(课件网) 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 了解点的投影表示、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相对位置的判断。 2.了解直线的表示、掌握投影面的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的投影规律。 3.了解平面的表示、掌握投影面的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判别 。 学习目标 2 点的投影 点的投影 3 物体空间上的点用大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B、C、Ⅰ、Ⅱ、Ⅲ等)。 点在H面上的投影用小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b、c、1、2、3等), 点在V面上的投影用小写字母或数字加一撇表示(如a′、b′、c′、1′、2′、3′等), 点在W面上的投影用小写字母加二撇表示(如a〞、b〞、c〞、1〞、2〞、3〞等)。 点的投影表示 4 点的投影表示 点的投影表示 5 。 点的投影规律 点的正投影仍是点。投影aa′垂直OX,a′a″垂直OZ,a″ayw和 a″ayh相交于直角∠YwOYH的45°平分线。 6 空间点的坐标可用(x,y,z)表示。 x、y、z为点到相应投影面的长、宽、高。 其中x为点到W面的距离,y为点到V面的距离,z为点到H面的距离。 点的坐标 7 例:已知点A的坐标x=25mm、y=15mm、z=20mm。求点A的三面投影。 点的坐标 8 先作出投影轴,在OX轴上,自O量取25mm得到ax,ax向上量取20mm得到a′,自ax向下量取15mm得到a,然后过a作水平线,通过45°平分线,交过a′的水平线于a″。 点的坐标 9 在投影图中,可通过两点的前、后、左、右、上、下的相对位置,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2.4,可判断点A在点B的左方、后方、上方、点B在点A的右方、前方、下方。 点的相对位置 10 在正投影中,如果有两点位于垂直于投影面的一条直线上,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我们称这两点为重影点。 在投影方向上,被挡住的点为不可见点,另一点为可见点。不见的点的投影要加一括号表示。 重影点 11 例:如图2.5a 。 已知点A(25、15、20),点B在点A正下方5mm,求点B的投影。 自a′向下量取5mm得到b′,如图2.5a 。 根据投影规律得到b″及(b),如图2.5b。 重影点 12 注意:作图时,如果图中有重影点,则要进行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 重影点 13 直线相对于一个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倾斜 直线的表示 投影图上的直线用直线上的二点表示(如直线ab等)或用一个字母表示(如直线p等)。 直线的投影 14 投影面的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V面,倾斜于H、W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 平行于W面,倾斜于V、H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 平行于H面,倾斜于V、W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 直线的投影 15 直线的投影 16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平行于另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V面,而平行于H、W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 垂直于W面,而平行于V、H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 垂直于H面,而平行于V、W面的直线称为铅垂线。 投影面垂直线 17 18 一般位置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线。 19 (1)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直线,并且反映直线实长。 (2)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 (3)当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直线,但长度缩短。 (4)点如果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在直线的投影上。如图2.6 (5)当直线平行或倾斜于投影面时,空间上的点分直线成比例,在投影上,点分直线也成相同的比例。。 直线的投影规律 20 直线的投影规律 (5)当直线平行或倾斜于投影面时,空间上的点分直线成比例,在投影上,点分直线也成相同的比例。 图2.6 21 平面的投影 平面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投影面有平行、垂直、倾斜三种位置关系。 22 直线的投影规律 平面的表示 投影图上的平面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