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2708

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86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海市,道德,解析,原卷版,试题,法治
    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满分3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一、综合理解题(12分)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的父母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华的爷爷奶奶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小康。镜头转到某天早晨:小华吃完早餐坐公交车去上学,爸爸妈妈开车去上班,爷爷奶奶结伴前往公园晨练…… (1)请分别写出小华一家人享有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权利 小华:_____权;父母:_____权;爷爷奶奶_____权。 在乘坐公交车上学途中,小华看到车厢里一位男子抽起了香烟,小华看着车头张贴的禁烟标志,内心陷入沉思。旁边的女士率先开口:“这位先生,公共场所请勿吸烟!车厢里还有小朋友,请您掐灭烟头!”男子白了女士一眼,大声喊道:“烟是我买的,抽烟是我的自由,多管闲事!” (2)如果你是小华,你应该如何劝说这位男子?请从“依法行使权利”角度写一段劝导词。 【答案】(1) ①. 受教育权; ②. 劳动权; ③. 物质帮助权。 (2)叔叔,您好: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您在公交车上吸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没有依法行使权权利的表现。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公民的权利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华吃完早餐坐公交车去上学→可链接受教育权; 关键词②:小华的父母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可链接劳动权; 关键词③:小华的爷爷奶奶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可链接物质帮助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有关知识,从劝说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男子乘坐公交车时在车厢里抽起了香烟;认为抽烟是他的自由→可链接行使权利有界限;在公交车上吸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没有依法行使权权利的表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二、时政探究题(10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立即开展侦破工作。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将对犯罪行为依法予以惩处。 (1)本案属于何种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应受何种处罚? 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往往一失足酿成千古恨。“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筑牢底线意识。 (2)结合上述案例,请从“行己有耻”角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这份底线意识 并从“善用法律”角度谈谈当我们遇到不法侵害时,又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刑法》;刑罚处罚。 (2)小问1 杀害他人,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这是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许的,是我们的底线,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要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小问2 当我们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护合法权益。还可以寻求国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