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5656

(选择题)专题0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和声音的特性 -2024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专题特训(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22410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声音,中考,教师,特训,押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和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特性的辨别 在做此类题时,分三步进行: (1)首先判断题中描述的声音特性是不是声音的“音色”音色这个特性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如果不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就一定不是在描述音色。 (2)寻找题中的关键形容词,并根据关键词进行判断“粗细长短松紧是音调,响度关键看用力” (3)如果没有题中描述的关键形容词,那就代入情景进行辨别例如“窃窃私语”,代入情景:如果我们与同学窃窃私语,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想让声音的响度小这样别人就听不到了。这样一想答案就出来了。而与音调有关的特性常常与“乐器”“音阶”“音高”以及声音的“粗”“细”“尖锐”和“低沉”等有关乐器的音调总结如下表。 乐器 音调影响(其他条件相同) 打击乐器(以鼓为例) 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鼓皮越松,音调越低 弦乐器 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弦越粗、越长、越松,音调越低 管乐器 空气柱越细、越短,音调越高;空气柱越粗、越长,音调越低 二、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 (1)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其他条件相同时,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其他条件相同时,发声体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发声体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发声体越小,音调越高。 (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与发声体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引起发声体振动的力度大小决定振幅,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其他条件相同时,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响度越大;其他条件相同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分散程度越小,听到的响度越大。 (3)音色: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1.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通过视频向全国人民拜年的情景。有关航天员说话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员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对话 C.根据声音的响度不同观众能分辨航天员的声音 D.航天员的声音以的速度传回地球 【答案】 【解答】解:、航天员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错误; 、在空间站内有空气,航天员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对话,故正确; 、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能分辨航天员的声音,故错误; 、航天员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以的速度传回地球的,故错误。 故选:。 2.元旦佳节学校各个班正在召开联欢会,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同学们的歌声和笑声不时传到校园各个角落。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歌声越大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C.演唱者使用话筒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D.关闭教室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解答】解:、同学的歌声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的,故正确; 、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声音的响度无关,故错误; 、演唱者使用话筒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错误; 、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 3.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很小的“噗”声,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其中“很小”是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答案】 【解答】解:如果听到很小的“噗”声,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其中“很小”是指声音的响度,故正确、错误。 故选:。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趴桌上的同学可以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②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③丙图中,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④丁图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