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5926

(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28 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94868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核心,素养,目标,自由,平等,真谛
  • cover
(课件网)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目标 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德修养 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 法治观念 明确无法治不自由,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 责任意识 初步培养学生用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真谛的意识和能力,珍视公民权利,培养责任意。 问题导向 1.自由有什么意义? 2.自由的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没有绝对(无限制)的自由? 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5.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是什么? 6.平等有什么意义? 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主要内容(表现)是什么? 新知讲解 无法治不自由 01 雄鹰翱翔太空,骏马驰骋草原,它们在追求什么 自由是人们向往的。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 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 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 行使的各项权利。 1.什么是自由 同学们,如果每天将一个小时规定成“按自己意愿过”,你打算怎么安排这“黄金一小时”呢? 思考一: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喜欢自己规划时间呢?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 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思考二:那么,自由的意义又有哪些呢? 1.拥有自由的意义?P99 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对社会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对个人 环节二 看观点辨正误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和约束。 行使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法律允许的才能做。 × × √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言论自由权 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 名誉权 肖像权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为什么说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阅读法律规定·思考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 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同工同酬 受教育权 男女平等 城乡平等 民族平等 选举平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 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