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8027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3601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案
  • cover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课标链接: 1.学习主题:法治教育。 2.内容要求:(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 3.教学提示:(1)以“中国式协商民主”为议题,查阅资料,了解政治协商的作用。 (2)以“走进村委会、居委会”为议题,访谈村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基层民主制度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 第1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核心素养◇ 1.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制度的探索,认同民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认同民主是具体的,能够根据本国的国情看待民主实现的方式。 2.能够区分中国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的差异。能够通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典型事件,概括新型民主的本质。能够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民主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探索和建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能参与,最真实就是必须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愿,最管用就是途径畅通、合理高效,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健全的制度体系。 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教师过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尽最大努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让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处处洋溢着民主的氛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新课讲授 一、民主的足音 1.阅读材料,思考: 道德与法治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民主”的材料。下面是同学们展示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民本主义,这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也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思路和经验。民本主义的理念和西方的许多理念相比强在哪里?它强在与中华文明的传统相联系。中国历史上长期领先西方,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中国古人执政的“天命观”本质上是民本主义的,也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三 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管理经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广泛权利和自由,并且有法律和物质的切实保障。 (1)材料一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蕴含着什么道理? 提示:把人民看作是国家的基石,看作是“人心向背”的关键所在,看作是“天命”最实质的内容,民生问题是决定国之命运的大事,“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材料二体现的是民主思想还是封建专制思想? 提示:封建专制思想。 (3)对于材料三中的社会主义民主,你是如何评价的?这种民主的实现依靠什么? 提示: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依靠各种制度和保障加以实现。 教师小结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②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