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70503

第15课《驿路梨花》讲义(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2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答案
  • cover
驿路梨花 彭荆风 题目解说 “驿路梨花”引自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含“传递”之意。“梨花”既指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也指名叫梨花的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以“驿路梨花”为题,形象优美,寓意深远,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知人论世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疆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主要作品:《今夜月色好》《鹿衔草》《芦笙恋歌》《红指甲》等。 主旨把握 1977年,党中央重新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自己生活多年的西南边疆,想起了自己曾经见过的山里的小茅屋,想起了默默为小茅屋提供干柴、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人的方便,离开前给小茅屋做些事的行人。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使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开篇先以一个感叹句突出山的“大”。“起伏”“挨”“延伸”“消失”等,由近及远,写出了山的绵延起伏、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点明时间已到傍晚,为下文写我们的着急做铺垫。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dǒu qiào)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了山体高大陡峭、树林茂密、人迹罕至,反映了我们天晚赶路的艰难和找不到住处的焦急,为下文小屋的出现及我们的惊喜做铺垫。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简短的感叹句表现了老余看到梨花时的惊喜、兴奋之情。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以简省的笔墨、朴素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梨花绽放图,点题,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揭示“梨树”与“人家”的关系,交代老余看到梨花兴奋的原因:梨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安慰。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忽明忽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黑暗。 老渔翁穿着传统蓑衣,撑着竹筏,在忽明忽暗的渔火中抡起一张渔网撒向江面。 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梨林行走图。淡淡的月光、凉凉的山风、洁白而轻柔的梨花花瓣,突出表现了月下梨花林优美、柔和、舒适、清幽的环境特点,充满诗情画意,也表现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后的喜悦心情,为下文发现小屋、投宿小屋做铺垫。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miè)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让人不禁产生“屋主人是谁”的疑问。此处设置了第一个悬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白木”“黑炭”对照鲜明,表现了主人的细致周到。“请进!”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真诚。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厚厚”“装满”,写小屋中东西准备得很精细,从侧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