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2921

13.2《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383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2,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题 《宇宙的边疆》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二 教材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 2.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特点等; 3.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特点等 教学难点: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核心素养 科学素养:文章通过形象、精美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激发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宇宙的基本构成、演化规律以及人类在宇宙探索中的位置和角色,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文章不仅关注宇宙的科学问题,还通过引用布菜斯 始斯卡和T.H.赫胥黎的名言,强调了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名言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面对未知世界的谦逊和敬畏。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类探索宇宙的艰辛和伟大,从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批判性思维:文章提出了“宇宙的边疆”这个比喻,引导读者思考宇宙探索的起点和立足点。这个比喻鼓励读者从地球出发,不断向浩瀚的宇宙进发,不断探索,不断获取对宇宙的越来越多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同时,文章也提醒读者,宇宙实在太浩瀚了,太神秘了,目前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太有限,如同还只是站在浩瀚的大海的边上一样。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宇宙探索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宇宙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文本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宇宙的边疆这个比喻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文章中的某个问题或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宇宙探索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 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 问题 情境 引入 新课 你是否想过,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而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今天,我们将跟随《宇宙的边疆》一起,跨越星际的边界,探索那些未知而又令人向往的宇宙角落。 引入课堂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题目解说 文体知识 初读文本,梳理结构 再读文本,研读课文 写作特点 对比阅读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他还出版了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宇宙宏大的背景,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本书即节选自该书。20世纪末,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学技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