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3728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三模语文作文“词穷”解析及范文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266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三模,语文,作文
  • cover
高2021级成都三诊作文“词穷”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目】 “求助,该怎样描述这张图片的景色”“能表达惊叹的词句有哪些”“新词语这么多,但是我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委婉地夸赞一个人了”……在这些“求助帖”的背后,不少年轻人正在被词不达意、语言匮乏困扰,当流行语、表情包等方式不再适用时,“词穷”问题好像就出现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审读】 作文试题取材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据此展开深入思考。作文材料中的“词穷”现象当下普遍存在,是值得警惕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对这个问题的反思,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文化观。 材料先列举年轻群体中常见的“词穷”现象,接着指出其基本特征是“词不达意、语言匮乏”,最后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情境是“当流行语、表情包等表达方式不再适用时”。据材料可知,所谓“词穷“,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表达匮乏问题,是指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电子设备和网络来获取和表达信息,这类表达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但往往意义模糊、缺乏深度,流于碎片,缺乏逻辑和内涵。人们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短平快”的表达大行其道,思维也似乎正逐步“惰性化”,当需要郑重严肃、连贯得体的表达时,依靠流行语、表情包浅白直接输出的表达方式不再适用时,于是“词穷”。年轻人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单一,需要补充严肃的、精准的、典雅优美的表达,以此应对多元场合。 因此本题不是泛泛讨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匮乏现象,是对长期习惯于便捷直白的流行表达导致正式庄重的表达力下降的现象的分析,可以分析原因,可以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关链接】   “求助,该怎样描述这张图片的景色”“如何委婉地夸赞一个人”“表达惊叹的词句有哪些”……如今,类似的“求助帖”在网络平台并不少见。在这些“求助帖”背后,不少年轻人正在因词不达意、语言匮乏而感到困扰。 日前,媒体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对于“词穷”产生的原因,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排在首位,获选率为54.0%;之后是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53.0%);碎片化浏览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思维(52.1%);还包括线下面对面沟通交流变少、“短平快”表达方式盛行、快节奏生活让人难以沉下心思考、不想表达。   年轻人“词穷”吗?“5G冲浪都跟不上年轻人造梗的速度”,如今年轻人掌握的网络词汇量可不少!看看让受访青年感到“词穷”的具体情形:汇报工作发言时“脑子里有许多零碎的关键词,但连不成完整的句子”,想写点有“文化”的文字却“不知道从哪儿写起”,走亲访友不知该说什么等———当言说对象不是与自己高度同频的“冲浪达人”,或当部分场合需要严肃、成体系、连贯性的表达,依靠流行语、表情包浅白直接输出的表达方式不再适用,方显“词穷”。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年轻人所会的“歌”不多,走出了网络社交的小圈子,表达方式与场景不搭,这是“词穷”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词穷”原因大多指向上述模板化、碎片化、“短平快”的东西,有一定道理。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把媒介视为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表达工具、媒介形式会影响使用者的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用进废———。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东西不是原罪。语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词义越是模糊,使用范围越大。“万物皆可使用”的流行语、表情包固然损失了语言的精准性,却胜在和不同场景适配度高。孰优孰劣,恐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