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5155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诊断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31456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测试,解析,原卷版,试题,地理
    高一阶段性诊断测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是西藏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区。如图示意西藏“一江两河”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口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 B. 植被 C. 气候 D. 历史文化 2. “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特征为( ) A. 拉萨河源头人口密度大 B. 沿河流平行于河谷分布 C. 沿河流垂直于河谷分布 D. 离河谷越近,人口密度越小 3. “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密度大 B. 矿产资源丰富 C. 科技水平高 D. 土地生产力高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生产,“一江两河”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靠近河流取水方便,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业生产,C正确;水源影响人口分布,但是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河谷,并不是沿整条河流分布,因此气候的影响更大,A错误;植被的分布也是受气候的影响,故B错误;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因此历史文化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一江两河”流域是西藏人口集中分布区,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水源,故人口沿河流平行于河谷分布,B正确;拉萨河源头地势起伏较大,人口密度小,A错误;垂直于河谷分布,地势起伏较大,C错误;离河谷越近,人口密度越大,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一江两河”地区自然条件较西藏其他地区优越,土地生产力高,环境承载力比西藏其他地区高,D正确;人口密度大是环境承载力高的结果,而不是影响环境承载力高低的原因,A错误;“一江两河”地区的矿产资源并不比西藏其他地区丰富,B错误;“一江两河”地区的科技水平与西藏其他地区相差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总量、科技水平、地区开发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程度等。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开展的速度和规模。 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差异较大。如图示意1985—2020年我国不同省区市人口净迁移的时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随着时间推移( ) A. 东部地区各省区市人口一直净迁入 B. 中部地区各省区市人口净迁出量较大 C. 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人口一直净迁出 D.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入量呈增加趋势 5. 广东省人口净迁移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B.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C. 交通运输方式增加 D. 人口迁移政策改变 6. 近年来,黑龙江人口净迁出量较大,会( ) A. 提升黑龙江的城镇化水平 B. 增加黑龙江的耕地面积 C. 减缓黑龙江经济发展速度 D. 提高黑龙江旅游业水平 【答案】4. B 5. A 6. C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依据图例信息可知,东部省区市中的河北省在2000年后表示人口净迁出(箭头向下),A错误;1985年后,中部省区市人口净迁移量(箭头向下)一直为负值,且下降趋势增大,B正确;西部省区市中,新疆人口为净迁入(箭头向上),C错误;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量(箭头向下)呈增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