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9805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60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
  • cover
沈阳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26届)语文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长:150分钟 满分:150分 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71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在这幅近12米的长卷中,王希孟主要运用了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以细腻的工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海、点缀其间的村舍、江中独钓的渔翁和挺拔秀丽的松竹。 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场视听盛宴掀起了文化自信的国潮热,引发了一轮对“青绿腰”的模仿热,影响力覆盖全民。《只此青绿》打破了赏画的平面视角,用多维的舞蹈语言和舞台空间让《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活”了起来。青绿女子刚柔并济,舞姿翩跹,曼妙的“青绿腰”将古典式的奇幻美学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了私享画作的沉浸感。这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重塑了当代观众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验,这“复活的艺术品”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时空穿梭机,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走进王希孟的心路历程,走进北宋工匠艺人们的生活。这种赏画经验的革新,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一直以来,守正与创新都是古典题材舞蹈创作者们的共识。“守正”体现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上。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丰沛源泉。而“创新”则是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舞蹈技巧等舞蹈要素的“文化性”上进行的想象和开发。《只此青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做出了一次成功探索。 思考大众对“青绿腰”动作的模仿热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大众对传统文化表达喜爱和认同的质朴方式。他们通过对“险峰”动作形态的模仿,再现了自己心中对于“气韵山河”的想象和价值认同。单从舞蹈动作层面来看,“青绿腰”并不属于舞蹈中的典型技巧动作,但它却能够成为一种符号,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进入大众的认知。究其原因,无外乎其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当代价值,它以当代审美激活了大家心底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述的一个缩影。 不只是舞蹈,近年来,“国潮”涌动、“国风”劲刮。国漫、国货、国艺、国乐和国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国风动画”点燃激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文字气韵生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示华夏独特时间观,“燕山雪花大如席”以浪漫想象穿越时空,徐徐打开的“中国门”迎纳四海宾朋……国风国潮牵动的,不仅是器物、人物和故事,更是审美、情感和认同;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赓续文脉、续写辉煌的文化自觉,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刘亚《“青绿腰”出图与古典题材舞蹈的创新性表达》,有删改)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也得益于接受挑战、革故鼎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对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精神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化建设方法论的深刻阐释。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尊古意味着承古启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不是那种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无根基创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