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80763

《防诈骗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21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348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防诈骗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cover
《防诈骗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防诈骗主题班会没有直接对应的教材,但结合当前社会上的诈骗现象和高中生的生活实际,本次班会内容旨在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诈骗行为的本质、种类和危害,学习识别诈骗陷阱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也容易冲动和轻信他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高中生群体也成为了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因此,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掌握防骗技巧,对于保护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识别并抵制各种诈骗行为。 2.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正确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能够在遇到诈骗行为时积极举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诈骗的种类、手段和危害,掌握识别诈骗陷阱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防骗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诈骗的种类、手段和危害,掌握识别诈骗陷阱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1. 收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制作PPT或视频资料。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布置。 3. 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和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诈骗案例,如“网络购物诈骗”。描述骗子通过虚假网站或社交媒体发布低价商品信息,诱骗受害人支付货款后却不发货或发送劣质商品。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诈骗行为的危害和普遍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老师引导学生们关注诈骗案例,并让他们思考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危害,从而加深他们对诈骗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2. 提出问题:在学生们对诈骗行为有了初步认识后,老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遇到了类似的诈骗行为,应该怎么办?”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防范和应对诈骗行为,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新课内容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老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环节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探究 1. 诈骗案例分析 (1)网络购物诈骗 老师展示了一个网络购物诈骗的详细案例。骗子通过创建虚假的购物网站或使用社交媒体发布虚假信息,诱骗买家支付货款后消失或发送与描述不符的商品。老师提问:“在这个案例中,骗子是如何行骗的?买家为什么会上当?” 学生们开始讨论,有人认为买家可能对网络购物缺乏了解,容易被骗子误导;也有人认为买家可能存在贪图便宜的心理,忽视了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平衡。老师接着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警惕性、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等。 老师总结应对方法:购物前核实网站真伪,查看网站信誉和买家评价;选择正规支付平台,避免直接转账给陌生人;收到商品后及时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投诉或报警。同时,老师也提醒学生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图小利,以免上当受骗。 (2)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