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83925

8.3《琵琶行》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3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琵琶行,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琵琶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基本信息 年级:高一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课题:《琵琶行》音乐描写片段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琵琶行》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中的第三篇课文,第三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或展示了不同的人生状态,或表现出诗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或展现出以及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学习《琵琶行》这一课,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音乐描写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这一课的学习提示:“《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际遇。学习时,注意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感慨。重点欣赏诗中音乐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2.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古诗的经验积累,能够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和赏析对音乐的正面描写。学生在搜集信息方面的能力已有初步的锻炼,可以自主搜索资料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于侧面烘托手法还比较陌生,对于诗人内在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3.学习目标确定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积累侧面烘托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②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妙处;在具体语句的分中分析侧面 烘托的艺术效果,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手法表现的思想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慨。 5.学习评价设计 首先,通过学生对课文音乐描写片段的写作手法的回顾,了解学生对正面描写手法的的掌握程度;其次通过学生是否能够找出其他侧面烘托的句子,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侧面烘托的知识概念;最后,通过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写作手法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赏析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在课后作业中进一步评价其掌握程度。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衔接导入 教师活动1 大文豪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带着官场泼给他的脏污,失望的来到江州,秋夜送友, 偶遇琵琶女,感斯人言,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贬谪之叹,让无数失意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而其出色的音乐描写片段,成就了语言艺术的典范,为后来者心领神会,在揣摩借鉴中创作出许多优美的文字。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琵琶行》中的第二段,即出色的音乐描写片段,下面让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在跟读中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音乐描写技巧。 明确:第二段所运用的音乐描写技巧———比喻、通感和拟声词手法。 ①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运用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②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句运用通感,引入了视觉形象,写出乐声事儿轻快,时而流畅沉滞阻塞的变化。 ③ “嘈嘈”“切切”等拟声词的使用,使音节悦耳动听。 那么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音乐描写技巧,有一个共性,同学们发现了吗? 明确:不管是比喻、通感还是拟声词的运用,都是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直接描摹,以音乐的高妙,这种描写方法叫做“正面描写”。 学生活动1 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总结正面描写手法。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联系课文音乐描写片段中运用到的比喻、通感、拟声词,总结正面描写的手法,为本节课学习侧面烘托进行铺垫。 环节二:认识诗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教师活动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