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775

9.1《陈情表》课件(共57张PPT)

日期:2025-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47670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陈情表,课件,5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导读 单元 学习任务群 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 课文 写作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经 典 研 习 至情至性:体察古人的情感和生命思考,感受古文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1.诵读古代经典散文作品,涵泳品味,理解文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 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 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 特的美感,领会不同作者 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3.学会真诚、负责任地表达,抒发真情实感,提升人格修养 9. 陈情表/李密 * 项脊轩志/归有光 10. 兰亭集序/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1. *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2. * 石钟山记/苏轼 语 言 的 锤 炼 本单元综合选择了从西晋到明中期的六篇古代散文名作,体式变化多样,也略有 “古代散文史”的模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来组织本单元,所选古代散文作品都是“事”“情”“理”融为一体的佳作,在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作为一个归结性的单元,古代散文的诸体皆备是题中应有之意。本单元的选文分属“表”“志”“序”“辞”“传”“记”六种,基本涵盖了中 学生常见的古代散文(议论类散文除外)体式。除了《陈情表》《兰亭集序》带有实用文的特点, 其他几篇都是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为主的作品。即使是《兰亭集序》,也并非以“序所以为作者之意”(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为主,而是以序文抒发作序者自己的感思,属于“疏通圆美, 而随所序之事变化”(陈绎曾《文说·明体法》)的作品,与纯实用性的序文有所区别。 单元解读 从风格来看,这六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都是晋代作品,其中《陈情表》《归去来兮辞并序》都曾被选入《文选》,虽然带有重视“辞采”“文华”的特点,却并不堆砌、浮华,属于能得文辞之助而不为辞所累的佳作。《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是唐宋八大家的古文,柳文清朗有力、不乏文采,苏文晓畅平易、不事雕琢, 可谓各臻其妙。《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作,即事抒情,真切动人。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疏,开篇陈述祖母抚养自己、自己奉养祖母的情况; 接下来备述守臣推举、天子征辟与祖孙两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矛盾,表示自己并非不知满足、别有所图;最后再次强调祖母朝不保夕、自己不能远离的事实,祈请皇帝以孝道为重,容许自己先孝后忠。从实用文的角度来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推辞征辟、保全自己,但文章写得恳切真挚,感人至深。千载而下,读之仍令人动容。 单元解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的最后一个文言文单元,它以“至情至性”为人文主题,是略有“古代散文史”模样的归结性单元。教材选编了从西晋到明代中期的六篇散文名作,分别是《陈情表》《项脊轩志》《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 第一段明确单元任务:中华传统文化研习。古人的名篇佳作中凝聚着他们的人生感悟、事理思考、情感体验。诵读古代名篇可以触摸民族文化血脉,理解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段明确篇幅,六篇选文,文体各异,都是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名篇,也是课标附录要求的背诵篇目。六篇文章两两一组,既兼顾主题风格特点,又照应文学史脉络。 第三段明确任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理解作者抒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