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班固 苏武传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了解苏武的生平事迹。 2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3.鉴赏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4.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 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彪之子,班超之兄。 班固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以父所撰《史记后传》叙事未详,乃潜心继续撰述力求精善。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被人诬告私改作国史,下狱。其弟班超辩明其冤,出狱后被任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与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又自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 明帝复命他完成前所著书。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决心撰写起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迹的《汉书》。 汉章帝时,以文才深得器重,迁官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年),章帝召集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命其记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论》(一名《白虎通义》)。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次年,行中郎将事。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作者简介 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父亲: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家庭 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 《咏史诗》 作品 班固 史学界: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文学界:与扬雄并被称为“班扬” 地理界:与张衡并被称为“班张” 辞赋:九岁观奇书,作赋《两都赋》 妹妹:班昭(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数学家, 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 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 《汉书》,或称《前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所撰,历二十余年,汉建初年间编成。其八表由妹班昭补写,天文志由弟子马续补写。唐颜师古为之作注。与《史记》、《东观汉记》并称“三史”,为唐代科举之常科 ,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汉书》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矩法度清晰、体例整齐合理,更易使人效法,开启了官方修史的端绪。 《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形成了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 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