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04895

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5单元、第6单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4-06-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1309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年高,生物,人教,阶段性,2019
  • cover
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5单元、第6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 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2.实现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是染色体互换。科学家用性染色体构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已知Y染色体不携带图示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I后期也会发生基因重组 B.图示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 C.若亲本果蝇未发生染色体互换,则F1雄果蝇X染色体构型均异常 D.若F1中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的个体,则亲代果蝇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3.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图2-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图2-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B.图④和图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C.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 D.上述变异可能包括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4.为探究某植物D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野生品系(DD)为材料,制备D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品系,并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无需考虑变异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合 亲本类型 萌发率 甲 ♀野生型×♂野生型 46% 乙 ♀突变型×♂突变型 12% 丙 ♀野生型×♂突变型 45% 丁 ♀突变型×♂野生型 14% A.可用紫外线诱发D基因突变,改变其碱基序列 B.由甲乙可推知D基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功能 C.使丙的F1自交,后代高萌发率种子占3/4 D.丁中父本的D基因受到抑制而处于关闭状态 5.某植物抗瘟病和易感瘟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抗瘟病为显性。对杂合子进行诱变处理,得到甲、乙两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已知含有1或2号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的受精能力降为原来的一半,不含R/r基因的个体不能存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让类型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抗瘟病植株约占3/4 B.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易感瘟病植株约占5/23 C.正常杂合子植株减Ⅱ期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D.类型甲、乙的变异来源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突变 6.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杂交水稻中的4个基因,获得了可以发生无融合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的细胞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生殖)的水稻材料,得到了杂交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合基因型的固定。该无融合生殖的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①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类似有丝分裂的过程 B.雌雄配子结合时可能发生了雄配子细胞核的退化消失 C.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中的4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D.无融合生殖获得的克隆种子可稳定保持亲代的杂种优势 7.白斑综合症病毒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该病毒经由吸附蛋白与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而入侵宿主细胞。科研人员通过引入5-溴尿嘧啶(5-BU)诱变剂提高对虾抗病能力。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普通的酮式,一种是较为稀有的烯醇式。酮式可与碱基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碱基G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BU处理组对虾体细胞中的碱基数目改变 B.5-BU处理组对虾体细胞DNA中(A+T)/(C+G)的值可能发生变化 C.5-BU诱变剂是通过干扰吸附蛋白基因表达来阻断病毒的吸附 D.宜选用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