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08219

【新课标】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2024春新教材】(25张ppt)

日期:2024-06-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15043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新课标,10.2,我们,法律,同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让全国人民都感到心惊,未成年人居然能够狠毒到此种程度,心机之深、杀人之后处理现场的冷静等等,都让人感到害怕。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依法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活动。3月21日,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 年龄不是恶行的“防弹衣” 新课导入: 思考:“邯郸中学生霸陵事件”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年龄从不是犯罪的挡箭牌,任何罪行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1.政治认同:能够懂得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2.道德修养: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3.法治观念:理解法治意识的内涵以及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从而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 4.健全人格: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意识。 学习目标: 一、树立法治意识 1.什么是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二、学会依法办事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5.青少年可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 立法机关(人大)制定了法律,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幸福生活。 执法机关(政府)只有做到执法必严,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 司法机关做到违法必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 运用你的经验: 一、树立法治意识 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 一、树立法治意识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2024年1月9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3.7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自2023年8月以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思考: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 人们要树立法治意识。 遵法守法 尊法守法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内心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一、树立法治意识 1.什么是法律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和服从。 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 中国人民 建设法 治中国 受益者 践行者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一、树立法治意识 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主体 力量源泉 共同事业 积极性 主动性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 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