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11055

(核心素养目标)6.1 走近老师 教案

日期:2025-02-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52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核心,素养,目标,走近,老师,教案
  • cover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课时 走近老师-(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安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走近老师”,这是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的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1课时内容。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关于人际交往、尊重他人等方面的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如何与老师交往打下了基础。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对于老师的工作和角色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与老师交往的道德和法治要求。 二、教学目标 1.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和角色,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例如,学生能够明白老师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而付出努力,因此应该尊重和感激老师。 2.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学生能够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不盲目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例如,学生能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4.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在与老师交往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例如,学生能够自我评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与老师合作和交流。 5.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社会问题。例如,学生能够关注教育问题,思考如何改善教育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讲解和强调以下重点内容: - 老师的工作特点和重要性:解释老师在教学、指导、关心学生成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老师如何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 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 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方法: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与老师进行更好的沟通和合作。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老师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以及如何与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在于帮助学生突破对老师角色的刻板印象,学会与老师进行真实而深入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 - 打破刻板印象:帮助学生认识到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一些真实的故事或案例,展示老师的多面性和个性化特点。 - 提升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沟通技巧的指导,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