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1425

6.15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共20张PPT)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同步教学

日期:2024-06-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89176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15,同步,高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中职
  • cover
(课件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想 一 想 为何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为何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如何做好这些工作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细颗物(PM2.5)浓度明显降低,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但与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改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以北京为例,近几年空气质量级别占比分布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十面 霾伏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深人打好蓝天保卫战,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垫防治行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层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 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 焚烧麦秸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 ,位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源量约2100m ,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8140亿m (地表7524,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1765) ,约占水资源总量的29%。地下水是重要的战略水资源,我国部分污染存在呈点状向面状扩散的风险。近些年来,在我国地表水中,水质整体情况趋于好转,但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括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突出。 全国地表水水资源可利用量图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深人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源头治理、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城、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海洋观测系统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与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还须加强保护和治理。 保护海洋志愿者活动 2.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万物土中生,土壤污染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 土壤的作用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目前,我国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和城郊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2.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打好净土保卫战,尊重土壤污染防治客观规律,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要深人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