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11919

冀人版(2017秋)科学 四年级下册 4.15 消化与健康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18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版,2017,科学,四年级,下册,4.15
  • cover
四年级教研组 科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爱护身体 核心概念 如何保持健康 学习内容与要求 了解消化与健康的关系。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消化与健康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备课时间 5.6 教学内容解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食物如何在人体内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活动1“小医生来诊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医生诊病的活动,认识消化疾病形成的原因。活动2“爱护牙齿”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龋齿形成的原因,学会正确刷牙、保护牙齿健康的方法。应用与拓展“预防肠道传染病”通过搜集预防肠道传染病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肠道传染病的危害以及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意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理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消化疾病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贡献自己力量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说出正确刷牙的方法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 科学思维:能根据有关肠胃疾病的亲身经历,提出探究性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阅读资料、模拟医生、练习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 态度责任:能对探究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产生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症状,分析病因并提出建议。 难点:设计食谱[来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消化与健康的事例。 关键问题解决 肠道传染病的危害以及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制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消化与健康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愿意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态度。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级备课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常言说:病从口入,大家有没有因为饮食不合理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呢?比如牙疼、肚子疼、拉肚子等,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消化与健康的知识吧。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活动意图说明: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探究性问题,初步了解消化与健康的知 识。环节二:实验探究,构建知识1.小医生来诊断 下面是几位病人的症状,试着分析这些患者患病的原因,并给他们一些合理的建议。 症状:最近几天,我每天都吃很多鱼和肉,还喝了很多酒,现在胃很疼...... 病因分析:酒精主要在胃部被吸收,喝酒对胃的伤害很大;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症状:昨天打完球很热,吃了三根冰糕后,从昨晚到现在我一直拉肚子。 病因分析:冰淇淋、冰糕等冷饮温度太低,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肠胃不适。 (3)症状:我每天都要吃糖,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两颗牙上有黑洞,而且吃冷或热的食物时,牙齿很疼。 病因分析:每天吃糖容易患龋齿,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牙髓炎, 建议:少饮酒或不饮酒,清淡饮食。 建议:运动后不要吃冷饮,要多喝温开水。[来源:学. 建议:少吃甜食,饭后刷牙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再联系消化与健康。环节三:制作模型,加深理解牙齿是口腔消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牙齿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咀嚼食物,如果牙齿的咀嚼功能不好,会很大程度影响胃肠功能会加重胃的负担。而且牙齿还能够辅助发音。牙齿与舌头和嘴唇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发音。如果没有牙齿或牙齿部分缺失,对发音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牙齿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应该好好保护牙齿。 人的牙齿分乳牙和恒牙,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 恒牙:是人的第二副牙齿,共32颗。从6岁左右乳牙就开始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取代乳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