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17572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3521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参赛学校: 参赛教师: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三年级 秋季(第一学期) 人民教育-出卷网- 第二单元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古诗三首》 第 4 课 课 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 第 5 课 时 3 《秋天的雨》 第 6 课 信 4 《听听,秋的声音》 第 7 课 息 5 《写日记》 习作 6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二、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第二学段有明确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积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 清楚。”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是在学生 原有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安排词语实践运用的练习。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因此写日记,不宜拔高要求,重在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并注意激发学生坚持写日 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会认 10 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挑”,会写 13 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能默写《山行》。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意思。能 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2 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和 17 个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 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3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和 14 个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 自然段。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4 会认 9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的意思。 5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 的基本格式。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6 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能用钢笔书写 8 个字, 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积累 9 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根据“落实育人目标、夯实语文基础、促进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思维”的作业宗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作业层次。主要分为“课前导学”“课中伴学”“课后助学”三个板块。基于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板块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梯度推进,形成完整统一的作业体系,促进本单元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