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 2.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原则; 3.知道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4.读图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危机有哪些; 5.记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资料、图片、视频等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及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每一寸土地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 2.我国土地在利用中存在的危机及土地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1.如何做属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我有一块地———林地,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我把这块地变成耕地,这样做好吗?(不好) 为什么?(因为林地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变成耕地,时间一长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并学会珍惜我们的土地资源。 【新课学习】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主要农业部门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21cnjy.com 2.因地制宜的含义 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3.因地制宜的原则 (1)宜粮则粮 我国的季风区主要在我国东部,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利于耕作,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北方农业差异明显。北方降水少,气温低,是旱地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南方湿热多雨,是我国水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21·cn·jy·com (2)宜林则林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 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3)宜牧则牧 我国的非季风区主要在我国的西部,这里牧草生长良好,草地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我国四大牧区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拓展延伸:视频:因地制宜的实例--桑基鱼塘 活动:比较 请同学们按表格模式,再写出三个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实例 地形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气候特征 华北平原种植小麦 平原 耕地 东部季风区 雨热同期 大兴安岭林区 山地 林地 东部季风区 降水丰富 内蒙古高原牧业 高原 草地 西部非季风区 降水较少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 平原 耕地 东部季风区 雨热同期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同时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应该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多方面的需求。 探索:图中①~④四地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①地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②地地势起伏较小,牧草茂盛;③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④地有宽广的水域。 思考: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四地应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 ①:林业;②:畜牧业;③:种植业;④:渔业。 4.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我国国土辽阔,但耕地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7%,尤其是人均耕地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1·c·n·j·y 1.土地资源的危机 视频: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