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30704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解析)

日期:2025-05-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2205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章,现象,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
  • cover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的位置 B. 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 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为了在人耳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3.在学校的国庆文艺汇演时,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葫芦丝演奏让人心旷神怡,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改变力度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葫芦丝演奏时是靠葫芦振动发声的 D.小提琴和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 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中医用“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 D.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6.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故成语有云“参差不齐”。关于排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箫声是由竹管振动产生的 B.听到的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 C.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D.箫声和琴声听起来不一样是因为二者的音调不同 7.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8.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戴上口罩跟别人交流仍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对方是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二、多选题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会逐渐降低 B.响度会逐渐减小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距离足够远就听不见声音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爆发通常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B.骨传导耳机通过骨头传声,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分别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D.若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人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乐音有时候也是噪声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12.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响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三、填空题 13.医院的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琴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 . 14.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是在 传播的。 15.一位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的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利用的是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此情景也能说明声能传递 。 16.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城管人员通知跳广场舞的所有人员,这段时间不得跳舞影响考生.从声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