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3222

17小猴子下山 说课稿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23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猴子,下山,课稿
  • cover
《小猴子下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猴子下山》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猴子下山后的一系列经历,教育学生要珍惜自己已有的东西,不要盲目追求,最终一无所获。课文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角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表演。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说核心素养目标 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同时,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准确运用。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下山后为什么最终一无所获,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读课文和表演故事,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珍惜和满足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同时,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即珍惜自己已有的东西,不要盲目追求。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小猴子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并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节奏和韵律。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分段朗读课文,并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猴子下山后遇到了哪些东西? 小猴子看到这些东西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最后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他们通过朗读、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3. 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深化理解,拓展思维 1. 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为什么最终一无所获,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珍惜自己已有的东西,不要盲目追求。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五)总结归纳,巩固提升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珍惜和满足的价值观念,并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践行这一价值观念。 2. 通过朗读、复述、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给家长听。 2. 创作一个关于珍惜和满足的小故事,并准备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我将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汇,以便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回顾和记忆。同时,我也将注重板书的布局和美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七、说教学反思 在本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