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3354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多地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7943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多地,高三下,三下
  • cover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多地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市围绕中度沙化区和绿洲外围过渡带,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乔淮草开展固沙压沙和建造人工林,完成精准治沙造林2000亩。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推进城市公园、城郊森林公园、城郊绿道、环城绿带建设,立体植绿完成绿化美化4500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压沙和乔灌草固沙可缓解土壤侵蚀,也有利于涵养水源 B.选种乔灌草需考虑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的协调适应 C.建造人工林、城郊森林公园和绿道会减慢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立体植绿能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两栖动物的皮肤棵露,不能长时间离开水环境生活,其体表黏液及排泄物会携带自身的DNA片段释放到环境中。通过水环境样本的采集、检测与分析,能实现对两栖动物的调查和监测。对水环境中DNA的监测,不适合用于研究 A.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B.调查区域中的物种丰富度 C.发现濒危物种D.估算区域中的遗传多样性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4.经典的生物学说和生物科学史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下列对生物学说和生物学经典实验的意义的阐述,恰当的一项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班廷及其助手提取了胰岛素,首次发现动物存在激素调节的途径 C.萨顿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为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 D.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发现DNA能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5.色素是细胞内的重要化合物,色素在不同细胞内的种类和功能有所差别。下列有关色素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存在色素 C.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利用的Mg2+减少 D.机体长期缺Fe会使血红素异常,引起镰状细胞贫血 6.许多农业谚语涉及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下列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温度对冬小麦的生长有影响 B.“农家两大宝,猪粪、红花草(豆科植物)”:红花草具有固氮肥田的作用 C.“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矿质元素流向植物,促进粮食增产 D.“稀豆稠麦,收成不坏;稀麦稠豆,没啥收头”:合理密植可提高净光合产量 7.细胞中有两种DNA甲基化酶,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上一个胞嘧啶结合甲基基团,出现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甲基化酶使DNA发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这种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发生了甲基化,其控制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 C.甲基化程度不同会影响DNA的复制,但不会影响转录 D.不同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程度不同 8.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下图为菌群耐药性形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抗生素后导致易感菌群中耐药性个体的出现 B.细菌种群的耐药基因频率增加并通过有丝分裂完成世代传递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