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4156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7046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联考,解析,原卷版,试题,生物学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则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媒介”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组成 B. 该“媒介”中能发生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过程 C. 正常情况下,激素、糖原、抗体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D. 该“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系统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有: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机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如激素、分泌蛋白等;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A、该媒介是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血浆而非血液,A错误; B、该媒介是细胞外液,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而非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 C、正常情况下,激素和抗体可存在于该“媒介”中,但糖原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不存在于内环境中,C错误; D、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D正确。 故选D。 2. 科研人员利用醋酸异戊酯的气体对多名愈后患者测定其嗅觉相关电位的波形,归纳为以下四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试者嗅觉相关电位波形均有N1、P2、N2 B. 电位波形振幅不完全相同,可能是个体差异所致 C. 醋酸异戊酯作为信号分子刺激嗅觉感受器K离子通道打开 D. 当神经冲动最终引起嗅觉产生,该过程没有效应器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受试者嗅觉相关电位波形均有N1、P2、N2,有的受试者没有P1和P3,A正确; B、受试者嗅觉相关电位波形振幅存在差别,可能与所用气味剂的种类和浓度、受检者入选条件及其年龄、而不同人鼻腔解剖结构差异较大,嗅觉神经木梢的分布亦不尽相同等因素有关,B正确; C、醋酸异戊酯作为信号分子刺激嗅觉感受器钠离子通道打开,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 D、当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时可以引起嗅觉产生,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没有效应器的参与,不属于反射,D正确。 故选C。 3. 电视节目《荒野求生》,探险家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处于恶劣环境中有关人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素增多,属于体液调节 B. 人较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增多 C. 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 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使产热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