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4521

9 《复活(节选)》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27175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9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创作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 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 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目 标 1 2 3 4 导入 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 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已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出身名门贵族。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1851-1854年在高加索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圣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一批作品。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镇,享年82岁。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列夫·托尔斯泰の书写人生 1863~1869 《战争与和平》 1873~1877 《安娜·卡列尼娜》 1889~1899 《复活》 1852、1854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童年》 《少年》 《青年》 70年代末 《忏悔录》 80年代 《黑暗的势力》 《教育的果实》 《魔鬼》 《伊凡·伊里奇之死》... 作者作品 创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晚年的托尔斯泰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他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 故事梗概 《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高潮(44-58段) 结局(59-78段) 4 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开端(1-21段) 1 发展(22-43段) 2 3 情节梳理 情节梳理 通读全文,梳理情节。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