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6817

8夜色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41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夜色,教学设计
  • cover
夜色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认读“夜色”中的生字,如“胆”、“外”、“晚”等,并能正确书写“走”、“笑”、“再”等字。 (2)情感目标:学生能理解诗歌中表达的勇敢面对黑暗的主题,初步培养勇敢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夜色”、“散步”、“微笑”等,理解其含义。 (2)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样的表达,体会人物的恐惧心理。 (2)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勇敢面对黑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 ① 老师讲述个人经历:“同学们,老师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对夜晚有那么一点点害怕。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呢?” ② 引导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夜晚的感受,是喜欢还是害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图片启示 ① 展示月光下的夜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月亮、星星、花草等元素。 ② 提问猜测: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认为诗人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揭示课题 ① 写课题《夜色》在黑板上,强调“夜”和“色”两个关键字。 ② 设问题:夜色在你心中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呢?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好奇心。 (二)初读感知 (1)分段朗读 ① 分配角色:将课文分成若干小段,每个学生负责一段,分配角色进行朗读准备。 ② 分组展示:各组依次展示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字音错误进行纠正。 (2)节奏感知 ① 跟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强调诗歌的节奏感,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② 自我调整: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调整自己的语速和停顿,感受诗歌的韵律。 (3)情感标注 ① 画出情感词:学生在诗歌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语,如“勇敢”、“微笑”。 ② 表情表达: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表情来读出这些情感词,如读“勇敢”时可以挺胸抬头。 (4)情境体验 ① 闭眼想象: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诗歌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体验夜晚的氛围。 ② 分享想象:学生分享自己闭眼想象到的画面,如“花草在月光下微笑”。 (5)对比朗读 ① 较朗读:学生对比朗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和“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体会前后情感变化。 ② 小组讨论: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勇敢的含义。 (三)字词教学与理解 (1)字词认读与感知 ① 生字认读游戏:设计“夜色寻宝”游戏,将生字卡片藏在教室各处,学生找到后大声读出并解释含义。 ② 情境应用:引导学生用新学的字词描述自己在夜晚的体验,如“我晚上看到窗外的花在微笑”。 (2)字形分析与书写指导 ① 字形拆解:以“走”字为例,讲解“走”字由“人”和“止”组成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起源。 ② 书写练习: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再”字,强调“再”字的“又”字头和“子”字底的结构,同时讲解“再”的不同读音和用法,如“再见”和“再次”的区别。 (3)多音字辨析与运用 ① 比较辨析:通过对比“散步”和“再见”中的“散”字读音,让学生发现“散”字的不同读音和含义。 ② 造句巩固:学生用“再”字的不同读音造句,如“我再看一眼窗外的夜色”和“爸爸说晚点再带我去散步”。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还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四)理解与探究 (1)理解诗人的情感 ①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找出描述诗人害怕的句子,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② 互动讨论:提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什么让你感到害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③ 情感共鸣:讨论妈妈讲故事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故事可以给人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