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7237

10 绿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51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学设计
  • cover
绿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理解本课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说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能通过朗读、仿写等体验现代诗独特的语言表达。 3.能初步使用现代诗独特的语言表达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能通过朗读、仿写等体验现代诗独特的语言表达。 2.能初步使用现代诗独特的语言表达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图片(一棵刚刚出土的绿色幼苗),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谈由此想到的内容。 预设:生命、生机、欣欣向荣(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2.引出诗歌,板书课题。 师:有一位诗人艾青看到这些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绿。 3.学生初读诗歌,用关键词记录阅读感受或疑问。 (1)读准字音,出示词语认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词语的特点。 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墨水瓶 拥挤 重叠 交叉 指挥 (2)通读诗句,出示难读的长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并关注格式的特殊之处。 ①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②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4.交流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每个小节指名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师生评价,关注朗读能否做到正确、流利。 二、问题导学,体验情感,品味语言 提出问题 1.出示学习要求导学。 (1)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听听他们的见解。 (2)每个小组把大家都不理解的问题选择一个写下来,贴到黑板上。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梳理问题 师生合作梳理问题,大致分为两类:内容理解和写法。 内容理解方面:为什么阳光是绿色的 还有什么是绿色的 写法方面:为什么以“绿”作题目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绿 作者为什么要写绿色 解决问题 解决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 出示第一条锦囊: 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诗应该是文字的绘画。 ———艾青 (1)从问题看出同学们关注最多的是第3小节,从中读出什么画面 (出示第3小节并朗读,师生交流评价。) 有的同学认为这个小节写错了,你认可吗 出示短视频(见课件)印证学生的想象。学生再次融情朗读。 (2)出示第2小节理解“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绿 诗人认为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师引导:墨水瓶倒翻了,教室外面的风被染绿了,水被染绿了,阳光也被染绿了……如果这绿色的墨水流到我们的教室里,会出现什么好玩的现象呢 这么多的绿挤在一起,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5小节。(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谈感受并朗读诗歌。) 解决写法方面的问题。 引入第二条锦囊: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 (1)这首诗向未来寄发什么信息 又给了人类怎样的朝向理想的勇气呢 请看两则资料。(出示) 艾青,1933年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陆续发表《北方》《我爱这土地》等很多著名诗歌。1957年,因为种种原因,诗人艾青被撤销一切职务,发派到黑龙江北大荒和新疆劳动改造,写作也中断了20余年,直到1979年,才重新开始诗歌创作。 1979 年春天,是我们国家开始搞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天,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朝着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艾青带着考察团来到广东,看到祖国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景象,写下了《绿》这首诗歌。 (2)如果说从第2小节看出这首诗是描写大自然的绿,那么从这两段文字又读出了绿的什么含义呢 预设:艾青创作的第二个春天来了,这是创作的绿,人生的绿,祖国的绿等。 (3)绿在诗中到底代表什么呢 (生机、生命、希望······) 那么大自然的绿就是———大自然的希望,人生的绿就是———人生的希望,祖国的绿就是———祖国的希望。是啊,作者诗歌创作在中断20余年后再次开启,又恰逢祖国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时刻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