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37959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40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 cover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基本方式。 2. 技能目标: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描述蒲公英、苍耳和豌豆三种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2. 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拟人化写作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过程。 2. 运用观察和想象,理解其他植物如何传播种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老师出示几种植物的图片,如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让学生猜测这些植物的种子是如何去旅行的。 ① 互动问答:问学生“这些植物没有脚,不能走路,没有翅膀,不能飞翔,它们的种子怎么去新的地方生长呢?”引导学生思考。 2. 朗读引导:老师朗读课文第一段,让学生感受植物旅行的神秘和奇妙。 ①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朗读一个句子,全班一起完成第一段的朗读。 思考分享:让学生分享读完这段话后的想法,引导他们关注植物传播种子的特别方式。 3. 视觉辅助:播放动画视频,展示植物种子随风、动物、阳光等自然力量旅行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智慧。 ① 观察讨论:讨论视频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人,为什么这些植物的种子能成功传播。 4. 小组挑战: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尝试用一句话描述它们的传播方式,看哪组的描述最生动有趣。 ① 展示评价:各组展示自己的描述,全班投票选出最佳创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二)学习新知 (1)探索蒲公英的秘密 ① 朗读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如:“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② 展示蒲公英种子的放大图片,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绒毛结构。 ③ 讨论: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能被风吹走?引导学生理解“降落伞”形状的作用。 (2)揭秘苍耳的智慧 ① 分析课文中的描述:“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② 展示苍耳种子的模型,让学生触摸,感受种子表面的钩刺。 ③ 互动:如果动物不小心粘上了苍耳种子,会发生什么?讨论动物如何帮助种子传播。 (3)体验豌豆的奇妙之旅 ① 朗读相关段落:“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模拟实验:用安全的方式模拟豆荚爆裂,让学生感受豌豆种子的传播方式。 ③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模拟豌豆种子的跳跃,体验“蹦蹦跳跳”的传播过程。 在讲解和互动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三)字词解析与句意理解 (1)生词学习与发音 ① 书写展示:在黑板上写出“蒲公英”、“苍耳”、“豌豆”等生词,引导学生跟写。 ② 朗读练习:全班一起朗读这些生词,强调每个词的声调和发音。 ③ 图片辅助:展示对应的植物图片,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动词解析与情境应用 ① 分析“挂住”: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让学生想象动物皮毛上的苍耳种子。 例如:“挂住”就是像钩子一样挂在上面,我们可以说“苍耳的种子紧紧挂住了动物的皮毛。” ② 情境模拟:“蹦着跳着”:让学生模仿豌豆种子弹射出去的样子,理解这个动词的动态含义。 提问:“豌豆种子离开妈妈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用动作表达,感受种子的活力。 (3)句子分析与情境再现 ① 选取句子:“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分析:解释“乘着风”是借助风力的意思,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颗蒲公英种子,感受风的吹拂。 ② 情境表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