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41448

8雨点儿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41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雨点儿,教学设计
  • cover
《雨点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学生能认读“雨点儿、飘落、回答”等生字,会书写“点、落、红、绿”等汉字。 (2)情感理解:学生能理解雨点儿的对话,感受雨点儿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激发对雨水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重点教授“飘落、回答”等词汇,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雨点儿的对话,知道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体会雨点儿的可爱,感受雨点儿给世界带来的美丽。 (2)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雨天的动画,配以雨声的背景音乐,营造出雨天的氛围,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雨天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 引入角色:教师介绍:“在美丽的雨天里,有两位小客人要和我们见面,它们是谁呢?”展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图片,引入课文角色。 3. 分角色朗读:教师分发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头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初步感知雨点儿的对话内容。 (1)角色体验:学生戴上头饰,模仿雨点儿的语气,尝试用不同的音调和表情来表达对话,增加课堂趣味性。 (2)初步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表达了什么,让学生初步理解雨点儿的对话内容和它们想去的地方。 (一)二级标题(一)的全部内容: 通过创设雨天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角色体验,激发学生对雨点儿的兴趣,初步感知雨点儿的对话内容。同时,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雨点儿对话的含义,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字词学习 (1)识字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雨点儿找朋友”游戏,每个生字配以生动的图片,如“点”字旁有雨滴图案,“落”字下方有雨滴下落的动画。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与生字相关联的图片,成功配对后,生字会以动画形式飘落到正确的位置,增强记忆效果。 ① 分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看哪一组能最快找出所有生字的对应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 自我挑战:学生可以选择挑战模式,尝试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找到生字的正确位置,加深记忆。 (2)字形分析与书写指导 ① 字形拆解:教师以“点”字为例,演示如何通过拆解“雨点儿”的字形特点,如“点”字由雨滴和点状符号组成,帮助学生理解字形结构。 ② 书写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落”字的书写步骤,强调笔画顺序和关键笔画,如“雨”字头的写法。 ③ 临摹练习:学生在田字格本上模仿教师的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笔画和结构。 ④ 书写比赛:全班进行“最佳书写者”比赛,鼓励学生认真书写,评选出书写最规范的同学,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三)课文理解 (1)问题探索 ① 探索性提问: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选择不同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雨点儿对话背后的含义,即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期待。 ② 填空练习:有花有草的地方,因为有了雨点儿,_____更红了,_____更绿了。 答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分析:通过填空题,让学生关注到雨点儿对植物颜色变化的影响,理解雨的作用。 (2)语句解析与情境想象 (1)情境再现:教师播放雨后植物生长变化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雨的作用。 (2)词汇解析 词汇辨析:“更”字表示程度加深,引导学生理解雨后植物颜色的变化。 情境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雨点儿,会如何让没有颜色的地方变得美丽。 (3)句型分析 分析句式:“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讨论:为什么课文用“开出”和“长出”这两个动词,而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