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45858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1 《过秦论》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85402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过秦论,PPT,54张,课件,11.1
  • cover
(课件网) 贾 谊 过 秦 论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理清课文思路,掌握对比论证的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艺术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毛泽东《贾生》 知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深深的同情,在《史记》中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把贾谊与屈原并称“屈贾”。 贾谊主要著作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有《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过秦论》等 。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文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为著名。 知作者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解 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结合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概括段落内容,梳理重点字、词、句。 任 务 一 雍州   逡巡   销锋镝   瓮牖 隳名城 氓隶   猗顿   锄耰棘矜  非铦于 崤函 长铩   度长絜短  万乘   作难 瓮牖 合从   景从    乐毅   蒙恬 召滑 yōng qūnxún dí yǒu huī méng yī yōu qín xiān xiáo shā duó xié shèng  nàn wèng yǒu zòng yǐng yuè tián shào 字音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固: 1.形作名:险固的地方 2.副词:执意,坚决地 方法一:字形推断法:从字形结构探求字的意义 《说文》:固,四塞也。从口,古声。 第一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方法二:对称推断法: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 吞并天下 第一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内 外 方法三:语法判断法:在文言文中,一个名词后面紧跟着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时,通常要考虑活用为状语的情况。 对内 对外 名词作状语 第一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