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家乡的风俗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1.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感受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 2.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3.分清内容主次,注意抓住重点,突出家乡风俗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教学难点:分清内容主次,注意抓住重点,突出家乡风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端午节”视频。 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也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风俗里。今天,我们就围绕“家乡的端午节”,感受传统风俗的美。 二、抓住重点 1.课前,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和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端午节。老师想来采访一下。你是哪里人?你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生开火车交流。 (1)那么,这么多风俗都要写进文章里吗?没错,本次习作只需要写一种风俗。 (2)你想介绍什么风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子介绍这么多方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详略得当。 (3)也就是说重点介绍的要?次要的可以?分清主次很重要。(板书:分清主次) (4)请大家和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分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习俗?重点介绍什么? (5)谁来交流?你重点介绍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交流:最能体现家乡端午节的特色。(板书:最具特色) 2.瞧,这是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他也是选取了最能代表北京春节特色的活动进行详细地描写。你跟我们的大作家真是心有灵犀呢! 三、写出特点 1.分清文章的主次后,怎么样才能写出特点呢?我们请大作家来给我们支支招。(板书:写出特点) (1)肖江虹《百鸟朝凤》: 唢呐声在高旷的天地间奔突。先是一段宏大的齐奏,低沉而哀婉;接着是师傅的独奏,我第一次听到师傅的独奏,那些让人心碎的音符从师傅唢呐的铜碗里源源不断的淌出来,有辞世前的绝望,有逝去后看不清方向的迷惘,还有孤独的哀叹和哭泣。尤其是那哭声,惟妙惟肖。一阵风过来,撩动着悬在院子边的灵幡,也吹散了师傅吹出来的哀号,天地间陡然变得肃杀了。 师:这是什么描写? 生:点面结合。(板书:点面结合) 追问:你觉得我们可以在写什么场面的时候用上这种手法? 生交流:描写活动现场的时候,赛龙舟、包粽子。。。。。。 追问:你准备怎么写? 生汇报。 评价:看来,你也是懂写作的。我们可以在描写重点场面的时候用上点面结合的手法。 (2)沈从文《腊八粥》:等粥部分 师:沈从文在写八儿等粥时,细致地描写了八儿的?动作、神态、心理等。从而写出了八儿等粥时的?急切心情。所以,我们还可以用上什么方法? 生:人物描写 追问:你觉得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细致刻画人物?(板书:细描人物) 生:交流需要细致刻画人物的内容。 评价:是的,借助细致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描写,可以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描绘出来。 (3)《藏戏》: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撒遍了雪域高原。 师:回顾《藏戏》,作者是如何穿插故事的? 生: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小结:在穿插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 追问:如果搜集到的资料很短呢?如果资料很长呢? 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取一些关键词。 小结:所以,我们在引用资料的时候不能照搬照抄,要巧妙运用。(巧用资料) 2.我们身边的同学也有妙招送给我们(播放粽子制作视频)看完视频,你得到了什么小妙招? 生:我们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时的感受,还可以运用对比描写,写清美食的制作过程。。。。。。(板书:亲身体验) 评价:看来大家个个都有成为小作家的潜质呢! 四、初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