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4815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8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身高的情况
  • cover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六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练习题 课题 第3课时 身高的情况 内容 教科书第6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身高情况,经历对原始数据分组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会填写简单的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 2.结合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会从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感受数据分布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将数据分段整理进行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数据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现在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要随时掌握生长发育状况,学校每年都要测量同学们的身高,数据要上报到教育部,成为国家掌握青少年身体素质情况的一个重要数据。淘气所在班要订制一批运动服,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呢? 课堂预设:学生会说出身高、体重、腰围、胸围等,引导学生了解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每名同学的身高。(板书:身高的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师:下面是淘气所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说一说,从这些数据中你能看出什么?(出示教科书第61页上方表) 学生1:最高的学生是174 cm。 学生2:最矮的学生是133 cm。 学生3:淘气班级学生的身高很少有相同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感受? 学生:表格中的数据太多,且比较杂乱,没有规律。 1.整理表中的数据。 教师:看来有必要整理数据了,那么怎样整理数据呢?请用你觉得合适的方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并将结果和过程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 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将这些数据排序、进行相同身高人数的统计、四舍五入分组法、10cm为一组分组、5cm为1组分组等。 2.分段整理数据。 教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整理数据,哪种整理方法更适合解决订运动服这件事呢?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 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那接下来咱们就以5cm一组为例继续下面的研究。完成下表。 课堂预设: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例如,有的学生在原始数据上做不同的记号,有的学生用画“正”字的方式记录,还有的学生用“点线图”对数据进行排序。 课堂小结: 教师: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整理数据? 学生1:可以用不同的标志在原数据上标一下。 学生2:也可以可以用画“正”的方法整理数据。 教师:整理数据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学生:整理数据时不要重复记录或遗漏数据。 教师:我们可以用标志法和画“正”法等方法整理数据。整理数据时,可根据表中数据的范围,一排一排地数或一列一列地数,并做上记号,避免重复或遗漏。 3.完成统计图。 教师:根据淘气所在班学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这幅统计图横轴代表什么? 学生:身高段。 教师:纵轴代表什么? 学生:每个身高段的人数。 教师:只要补充纵轴上的单位长度,根据数据在相应的位置上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明数据即可。同学们自己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展示。 教师:你是怎么确定纵轴的数据的? 学生:根据身高分段情况,最多的有8人,最少的有2人,所以我在纵轴上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人。 4.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教师:很好。那我们来看看从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学生:145~149 cm身高段的人数最多,140 cm以下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教师:淘气的身高是154 cm。说一说淘气的身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 学生:淘气的身高是154 cm,他的身高在班中处于中间位置。 教师: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提一些建议吗? 学生:我的建议是:按统计的身高分段情况订运动服。 课堂小结: 教师: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整理数据的过程,先是弄清分段标准;逐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