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55381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初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二) ——唱歌 鳟鱼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7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故事,教学设计,鳟鱼,唱歌,单元
  • cover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唱歌《鳟鱼》教案 学 校 授课教师 课 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 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唱歌《鳟鱼》。本单元主要学习歌曲《鳟鱼》,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歌曲《鳟鱼》,学生将提升对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加深对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歌曲《鳟鱼》的旋律线条,节奏和拍子。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难点: 1. 歌曲中的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准确演唱。 2. 歌曲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处理。 解决办法: 1. 通过反复听赏和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线条和节奏。 2. 利用示范演唱和分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演唱难点。 3. 通过情感分析和文化背景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4. 利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处理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5. 音频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确保音质清晰,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6. 教学软件:使用音乐教学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音乐教学平台等,以辅助教学。 7. 乐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供学生练习和演奏。 8. 教学道具:准备与歌曲《鳟鱼》相关的道具,如鱼模型、水族箱等,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9.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旋律线、节奏图、和声分析等,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10. 教学参考资料:收集与歌曲《鳟鱼》相关的背景资料、音乐评论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思考。 11. 教学反馈表:准备教学反馈表,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方法。 12. 教学指导书:为教师准备教学指导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等,以指导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鳟鱼》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鳟鱼》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鳟鱼》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鳟鱼》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鳟鱼》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鳟鱼》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鳟鱼》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鳟鱼》的旋律线条、节奏和拍子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鳟鱼》的重点,强调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演唱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鳟鱼》的演唱技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鳟鱼》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鳟鱼》新课呈现结束后,对《鳟鱼》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