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识“画图” 教学设计 课题 初识“画图”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初识“画图”》一课是贵州教育-出卷网-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材通过清晰的步骤,首先介绍了“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和保存方法,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流程。接着,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加深对绘图界面的理解。在技能培养方面,教材通过教授学生使用“刷子”、“铅笔”等工具进行简单绘画,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简单的作品,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画图”程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用价值,了解它是信息技术工具的一种,并培养对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作的兴趣。计算思维:学生能够掌握启动、退出和保存“画图”程序的基本流程,理解这些操作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顺序。学生能够识别“画图”窗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画布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功能关联和逻辑关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刷子”、“铅笔”等绘图工具,通过实践操作,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图工具和颜色搭配,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简单画作。信息社会责任:在使用“画图”程序进行创作时,引导学生尊重知识产权,不随意复制他人作品,注重原创性。强调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发布或传播不良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了解“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和保存、认识“画图”窗口。 难点 掌握用“刷子”、“铅笔”等工具画出简单的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用“画图”程序创作的简单画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吗?”引导学生猜测并讨论。 观看教师展示的画作,感受“画图”程序的创作魅力。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展示画作,激发学生对“画图”程序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和关注。 讲授新课 环节一:了解“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和保存教师活动:启动“画图”程序:展示计算机桌面,指导学生找到并点击“开始”按钮,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画图”或直接在“程序”列表中找到“画图”程序。点击“画图”图标,启动程序,并向学生解释这是如何启动一个软件的基本步骤。介绍“画图”窗口:当“画图”程序打开后,教师详细解释窗口的各个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画布、颜色选择器等。指出这些部分的功能,如菜单栏提供命令选项,工具栏包含各种绘画工具,画布是绘画的区域,颜色选择器用于选择画笔颜色等。退出与保存:演示如何保存绘画作品,点击菜单栏中的“保存”或“另存为”选项,选择保存位置和文件名,并保存文件。接着演示如何退出“画图”程序,可以通过点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或选择菜单栏中的“退出”选项。环节二:认识“画图”程序中的绘画工具教师活动:介绍工具栏:详细介绍工具栏中的各个工具,如“刷子”、“铅笔”等,并解释它们的基本用途和区别。示范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在画布上进行简单的绘画,如画线条、填充颜色等。操作演示:选择“刷子”工具,调整刷子的粗细和颜色,然后在画布上画出一条曲线。接着选择“铅笔”工具,以同样的方式演示如何画出直线和简单的图形。工具选择技巧:讲解在选择工具时如何根据绘画需求进行快速切换,如使用快捷键或工具栏中的图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