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58439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案)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0-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21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师大
  • cover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2-64页例1 、 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能重复使用的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小棒、给学生的小礼品等。学生每人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复习旧知导入: 口算大比拼: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出示) 说一说 在16这个数中,6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 3、填一填。(课件出示) (1)1个十和5个一是()。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0 + ( )=17 ( ) + 10=13 10 + ( )=12 【设计意图】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探求新知 教师:看来孩子们对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左边,再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右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那合起来是多少根呢?你能写出算式吗? 教师板书:13+2。 这个算式怎么算呢?这道题有点难度哦,你们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学中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下的做法比较容易开展,而且时间效益高。 抽学生上讲台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学生甲:13+2=15,因为13再往后数两个数,就是15。 教师:对,我们在计算加法时,可以用这种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乙:我是用摆小棒来得到答案的,左边先摆13根,右边再摆2根,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 教师:下面的同学有没有问题想问? 若学生不能提问,则教师问:你怎么知道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的 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根小棒。 引导学生说出:我把两部分小棒合起来就是1捆零5根小棒,也就是15根小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问问题”,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这也是新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的、新的要求。 教师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并在算式下面板书:加数、加数、和,板书后教读2遍。。 教学“试一试”。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练习。 学生操作后,写出答案。教师巡视辅导明了学情。 订正:师问,得数是多少?哪些是接着数,数出答案的请举手?哪些是零头和零头相加算出答案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举手是一个动作语言,无声中让老师明了学生思考的方法。 师问:“我们可以不摆小棒算出得数吗?怎样算呢?” 学生总结。 师总结:个位相加,十位上写1. 2.探索不退位的减法的算法。 师用课件出示小棒图。“谁来说一说图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学生说出图的意思,并列出算式。师适时板书:15-2= 师:这种算式的计算方法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摆小棒看看,就知道怎么算了。大家动手摆一摆吧。 师巡视辅导明了学情。 指名说一说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摆的?怎么算的得数?(学生的计算方法可以多样。) 摆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的?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5根小棒,再拿走2根小棒,你是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还是一捆里拿出2根小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